close

世界級美景 發光藍眼淚再現馬祖1  

會發光的海,不只存在電影《少年PI》裡,還真真實實出現在馬祖的海濱!經媒體報導後,令人驚嘆的海面發光奇景「藍眼淚」聲名大噪,成為春夏造訪馬祖的熱門話題,等了一個冬季,不少民眾、攝影愛好者引頸期盼,紛紛詢問「藍眼淚出現沒?」4月10日有民眾在南竿北海坑道附近,用肉眼清楚發現夜光藻蹤跡,等於宣告--今年馬祖的藍眼淚季,正式來臨!

世界級美景 發光藍眼淚再現馬祖2  

等了好久,藍眼淚終於現身!民眾陳小姐表示,前幾天開始已發現海水顏色變深,是當地釣客形容「藍眼淚就快出現」的徵兆,果然在南竿大漢據點與北海坑道之間的海濱,發現了藍眼淚蹤跡,雖然月光頗亮,但因夜光藻數量夠多,已能用肉眼觀察出從海裡翻攪(海浪拍打沿岸)的螢光。

藍眼淚的成因,是由於海面上夜光藻經風浪吹撫,或拍打礁岸,而激出的點點藍色螢光,發生時間多半從春季4月左右開始,但持續多久並不一定。陳小姐表示,像去年藍眼淚季一直延續到夏末8月,還有民眾發現蹤跡,但前年印象中在6月就已結束。

世界級美景 發光藍眼淚再現馬祖3  

在馬祖列嶼中,以南部的莒光、南竿較容易發現藍眼淚,而適合觀察的地點,公認有南竿的「鐵堡」及「大漢據點」,當地民宿業者或飯店亦有套裝的「星沙踏浪」遊程,供民眾、房客參與。

由於藍眼淚多出現在少光害的海濱,在迷戀這奇幻藍光的同時,請務必注意自身安全,遊客除了要自備手電筒、頭燈等照明器具外,也得當心坑道地面、海邊礁石、沙灘濕滑情形,注意安全。

http://www.nownews.com/n/2014/04/11/1187114

 

藍眼淚之謎破解 台大漁科所確認為夜光藻2    

藍眼淚之謎破解 台大漁科所確認為夜光藻

馬祖海面藍光之謎,台大漁科所初步破解。經縣府建設局送該所化驗,並參考歷史文獻,確認造成濱海水面與沙灘發光的生物為夜光藻,與坊間盛傳的渦鞭毛藻和介形蟲有差距,詳細孳生原因仍待進一步研究。建設局表示,該藻本身不含毒素,不會引起人類腸胃消化系統或神經系統的中毒,請鄉親放心。

 馬祖今年4月起因海面及沙灘踩踏發光的現象引起媒體關注,俗稱為「藍眼淚」,縣府建設局委請台大漁業科學研究所教授周宏農檢驗,昨(2013/5/15)日公布初步結果。

藍眼淚之謎破解 台大漁科所確認為夜光藻  

 縣府建設局指出,該藻類屬於「夜光藻」(Noctiluca scintillans),和坊間所稱的渦鞭毛藻與介形蟲有差距。渦鞭毛蟲(Dinozoa)是該夜光藻種之上的一個「門」,底下有多個綱、目、科、屬、種;另外介形蟲據悉是因為吃了夜光藻,所以才發光。

 建設局說,夜光藻本身不含毒素,不會引起人類腸胃消化系統或神經系統中毒,但當數量過多形成赤潮時,大量的夜光藻黏在魚鰓上,仍會阻礙魚類呼吸,並導致魚類或無脊椎生物等窒息死亡,不過馬祖的夜光藻數量,遠低於造成此危害的標準。

 建設局指出,夜光藻死亡分解過程所產生的屍堿和硫化氫,有可能使海水變質並危害水體生態環境,此外能滲透出高濃度的氨和磷,因此須警惕於箱網養殖區發生赤潮的現象,不過馬祖水域的夜光藻數量,仍不致於造成危害。

 經周教授核對、相關單位查閱文獻,夜光藻屬於大型的單細胞藻類,外皮殼之透明膠質有兩層,皮殼上有許多小孔,腹面前後有一凹下縱溝,口前有一突起,一小鞭毛,鞭毛前有一大觸手緩慢移動;該藻類具有發光特性,會調節浮力,在水面上也會捕食其他浮游生物,獵取細菌與較小細胞。

 夜光藻的最適鹽度據記載應在千分之29至33之間,生存水溫可達28.6度C,但最適水溫為22度C,適溫範圍可擴至16至25度C,其分布地點廣泛在熱帶與亞熱帶內灣,以及世界沿海各地,常在沿海岸、河口和大陸棚淺水區。

 而此一「藍眼淚」現象根據研究,在中國大陸渤海、長江口、福建沿海、珠江口海域,及日本、澳洲等地均曾發生。建設局表示馬祖可能是位處閩江口,加上洋流與營養、生長環境等因素造成夜光藻孳生,詳情需進一步確認。

http://www.matsu-news.gov.tw/2010web/news_detail_101.php?CMD=open&UID=153627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珍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